△ 《日常火焰》 摄影:梁琰
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常见的火焰通常是空气中的氧气与天然气、木材等易燃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传说在远古时,河南商丘一带森林里居住的燧人氏在捕食野兽的过程中发现,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能产生火花,因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火种诞生。
在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圆管状的东西,用嘴一吹就可以点火。我们通常称之为火折子,是古代易燃、便携的照明用品。但因为需要经常换芯,再加上制造所需的原料(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相对复杂,所以常为古代不缺钱的官宦人家所使用的“打火机”。与火折子相比,同样作为古代取火工具的燧石(又称火石)和火镰就相对普遍一点——它的制作相对简单,也是居家旅行的必备佳品。
火不仅在历史上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从“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中可以看出它被古人看作了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之一。当然今天我们知道,火并不是一种“元素”,它是化学过程——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现象。
在火的燃烧过程中,氧气不足的内焰温度相对于氧气充足的外焰要低。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本生灯(bunsen burner)——与氧气不充分接触的时候火焰是橘色的,而当与氧气充分接触后,火焰颜色就会变蓝,而温度也会相对较高。下图中1为本生灯的空气孔关闭,这种状态常属于默认的安全火焰;2为空气孔微微打开的火焰;3为空气孔半开的状态;4中空气孔几乎全开,是四种状态下温度最高的。[1]
△ 4种不同状态下的本生灯火焰 [1]
现如今的很多煤气用具其实都体现着本生灯的燃烧原理,家用的煤气灶便是最鲜明的例子。那么今天和bos一起看看慢镜头中日常的火焰,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1] 引用自维基百科
△ 打火机的火焰
△ 燃烧的火柴
△ 燃烧的蜡烛
△ 燃烧的烟花
△ 丁烷气罐炉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