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international affairs

中国化学会自成立以来,不间断地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加强与国际化学学术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扩大中国化学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促进国内外化学界的学术交流,人员往来,为使中国化学学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而不懈努力。

国际交流 -九游官网首页进入

2019年,经过提名、遴选,四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获得“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国化学会面向国际著名化学家设立的荣誉称号,授予对中国化学和中国化学会与国际学会间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外卓越学者专家。2009年至今,已有50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

 

2019年度荣誉会士介绍

 

matthias beller

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

 

matthias beller教授目前主要致力于有机化学、催化化学、化学储能等研究领域,研究工作属当今国际学术前沿,并且极具特色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国际催化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作为德国科学院院士、莱布尼茨催化所所长和莱布尼茨催化协会副主席,matthias beller教授在世界科学界享有广泛的威望和影响,以及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区、科研院所和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matthias beller教授非常支持中国化学的发展,经常参加中国学术交流会议和参与中国科研院所的评估。同时积极参与中德科研合作项目,为国内化学的发展和国外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都为未来中德成立催化学科国际合作实验室,开展广泛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2018年matthias beller教授受邀加入中国化学会旗舰期刊ccs chemistry团队,成为ccs chemistry顾问编委,协助主编和编辑团体把握办刊策略、调整期刊方向、监督学术质量,并对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peter j. sadler

英国华威大学

 

peter j. sadler教授作为金属药物化学领域开拓者之一,他在金属药物设计、光动力抗癌配合物、金属有机抗癌配合物、抗菌配合物及其抗癌、抗菌作用机理方面做出了系列引领性工作。

peter j. sadler教授是英国华威大学化学系主任、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院士。他关心中国的化学教育和科研事业,为促进中国化学的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94年起,已为中国培养了40余名化学及相关专业人才,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化学界的杰出代表。与国内学者密切合作,在抗肿瘤金属配合物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并作为金属药物领域国际组织学术委员会主席,帮助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提高影响力,以及支持和推动相关领域标志性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举办。peter j. sadler教授同时热心科普教育,自2013年起为中国的大学、中学和普通公众带来了非常多的科普报告,为传播化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作出了贡献。

 

masakazu anpo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

 

masakazu anpo(安保正一)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光催化学者,被誉为固体表面光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曾担任国际催化理事会理事,也是亚太催化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masakazu anpo教授2008年成为首个亚洲籍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入选日本科学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常务副校长。现担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名誉教授、福州大学特别荣誉教授。masakazu anpo教授十分关心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国化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自199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中国留学生,并曾受聘教育部海外名师。自2004年起受邀成为福州大学客座教授,随后致力于加强福州大学-大阪府立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为我国光催化领域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martin head-gordon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martin head-gordon教授是国际上最著名的理论化学家之一,在从头算电子相关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和线性标度算法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martin head-gordon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 s. pitzer杰出教授,2006年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martin head-gordon教授关心中国化学事业发展,多次对中国进行访问及学术交流,并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化学及相关专业人才。martin head-gordon教授目前兼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为我国理论化学领域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网站地图